在2023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并为马上就要来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奠定了基调。这次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未来将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核心目标在于稳住楼市与股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是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一种有效应对。同时,这样的决策将极大地影响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
粤开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面临的挑战大多数来源于内部需求不足和外部经济疲软的双重压力。例如,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无疑会给多个行业带来困难。在此背景下,实施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显得很重要,化压力为动力是应对当前局势的关键。正因如此,扩大内需被视为九项重点工作之首,未来的政策也将更加注重提振消费,改善民生。
全国青联委员杨赫提到,未来将采取综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增强政策的“乘数效应”,从而形成提振消费的“组合拳”。这一系列政策已经在今年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尤其是自《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以来,市场上各类消费政策的频繁发布,已开始逐步显现出积极成效。
11月,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个月上涨,并持续稳定在扩张区间,显示出经济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两重”和“两新”政策的引导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在9月以来持续回升,整体经济表现出回暖迹象。
随着政策的落实,小微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稳定市场的重要支柱,得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例如,截至11月底,各地走访了1207.2万户小微企业,推荐了130.3万户以优化融资服务。这一过程有效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2.2万亿元新增授信和1.2万亿元新发放贷款,更多资源正逐渐向促消费、保民生的方向倾斜。
当前宏观调控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侧重投资转向重视民生,以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中信建投证券的黄文涛也提到,从今年前十个月的公共预算支出中可以看出,民生、基建、科技领域的支出增速明显,反映出当前政策的重点在哪里。
政策不仅仅是对数字的回应,更是对民众生活的关心。特别是房地产领域,近期提出的“稳住楼市股市”的政策,将能够为刚需购房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新市民,保障他们的居住需求显得特别的重要。
面对未来的经济形势,2025年被视为政策的重要节点。这一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起步年。黄文涛表示,2025年的宏观政策将更看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预计财政将进入扩张周期,中央财政支持将继续加码。这样的走向无疑将逐步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并持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经济的未来发展中,政策的温度和力度将同样展现出其重要性。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如何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无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关注的话题。通过此次会议的研究,未来的政策将展现出更鲜明的特点,同时也为我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